首先,控制雾霾,要从控制对健康最不利的、最有害的污染物开始。其次,假设所有人都同意优先控制有毒有害污染物,怎么控制?是控制排放标准,还是将不同类型的有毒有害污染物都纳入空气质量标准之中?要根据地方特点,制定地方空气质量标准。通过这一手段,强化地域特点、行业特点。第三,在布设监测点位时,需要考虑哪些城市排放了较多的有毒有害气体,重点控制这些城市。第四,要考虑技术层面的可操作性。质量控制已经成为共识,但如果不清楚排放清单,简单将VOC指标分到几个省,是完全不行的。要控制有毒有害气体,管理技术必须跟上。(环境保护部环境规划院副院长王金南)
控制PM2.5和有毒有害气体并重
控制PM2.5和控制有害气体应该并重,尤其是把有毒有害气体控制住,才能减少雾霾的发生。
研究显示,PM2.5颗粒物又分为两种类型:PM1~PM2.5之间的颗粒,主要是扬尘,碳酸钙、二氧化硅、铝硅酸盐等;PM1以下的颗粒,大部分是黑炭,还包括二次气溶胶、硫酸铵、硝酸铵,及一些有机颗粒。所以,雾霾的发生是一次颗粒和二次颗粒综合作用结果,甚至二次颗粒附着在一次颗粒上。检测结果显示,PM1~PM2.5之间所有颗粒都含有有机物成分。雾霾其实是很多气体转化的二次有机颗粒,并与不溶的颗粒混合而成。
雾霾天气下,能见度在下降,这正反映了PM1以下的颗粒在大量生长。因为发生雾霾时,空气湿度相对增大,二氧化硫、二氧化氮等气体与氨气反应,吸收水分后就变成了颗粒,慢慢长大。一些气体变成固体,影响到了能见度。
此外,不同地区的雾霾成分也不一样。例如,在韩国采集的一些颗粒含有大量的有机物,但北京、太原等地的颗粒物含硫酸铵和硝酸铵比较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