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随着中国制造业的“人口红利”不断地消失,“招工难”、人工成本高等成了不少劳动密集型行业(如食品加工企业、食品设备制造企业等)面临的非常棘手问题。企业也开始寻找“机器换人”-去皮机之路,来提升企业竞争力。诚然,在政策红利利好的情况下,各行业正在上演“机器换人”,成效显著。机器代替人力,正在逐步成为不可逆转的大势所趋。
政策红利促进产业爆发式发展
随着劳动力成本的上涨,中国制造业的“人口红利”正在不断消失。近年来,国家出台的一系列产业政策也为我国机器人领域的快速发展提供了充分的保障。据了解,科技部印发《智能制造科技发展“十二五”专项规划》,《关于加快推进农业领域“机器换人”的实施意见》,以及工信部发布《关于推进工业机器人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等等,旨在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加快产业转型升级。
为了积极响应国家政策,也为了更好地加快地方“机器换人”的步伐,浙江、广东、东莞、青岛、河南等地发布了相关的实施意见、方案、计划、办法等。其中,河南提出实施关键岗位“机器换人”的行动,全面推动重点行业、关键岗位“机器换人”,实现“点”上突破,以便更好地实现“减员、增效、提质、保安全”的目标要求,加快劳动密集型产业升级转型。
加快技术红利代替“人口红利”
近些年,我国劳动力优势逐渐弱化,各行业都不同程度地面临着“招工难”问题。尤其是劳动密集型行业招工越来越难,人工成本也越来越高,再加上制造业对于精细化生产要求的提升,机器人产业也正迎来一轮爆发。业内专家表示,“机器换人”有利于加快传统制造业进行产业转型升级,使技术红利代替“人口红利”,为制造业持续增长提供技术支持。
“传统人工焊接设备效率低,但技术要求高,成本较高。而现在通过机器焊接设备,平均实现总体生产效率提高35%,产品合格率超过95%。企业安全生产风险极大降低,产品精度也大幅提高。更重要的是,一定程度上解决“招工难”问题,大大降低了工人劳动强度,节约一定的用工成本,使得总体生产成本降低30%。”一位食品设备制造厂家如是说。
“机器换人”成效显著
如今,随着机器代替人工劳动优势凸显,不少地方积极开启“机器换人”,并取得巨大成就。据悉,浙江多地区农业生产基本实现了从人畜力为主,朝着以机械作业为主的历史性跨越。一批自动化、智能化农业机械涌现出来,不仅解放了双手,让广大农民从原来高强度体力劳动中解放出来,同时还有力地为农业尤其是粮食生产连年丰收,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机器换人”在农业领域让广大农民群众尝到了“甜头”,而在食品加工、食品设备制造以及餐饮行业也受到“热捧”。目前,有条件的食品加工企业积极进行升级改造,分拣、码垛、搬运、包装等诸多环节机器人替代人工操作,更好地实现了提高劳动生产率和提升传统产业效率,减少用工需求,降低用工成本,以达到减人增效的目的。
此外,“机器换人”也已延伸至餐饮行业,机器人炒菜、端菜、做刀削面、迎宾、跟顾客对话,不输专业厨师、上菜员、服务员。机器人在餐饮行业的应用,不仅节省企业用工和消费者时间成本,还可以提高用户体验,打造更智能、高效的用餐体验,并能提供美味健康的创新菜品。
综上,随着国家、地方政策红利的支持,“机器换人”渐成趋势,并已在全国掀起了一场“机器换人”的浪潮。“机器换人”不仅提高了劳动生产率和产品合格率,提升企业发展质量和水平,同时还成为中国制造产业技术升级改造和经济持续增长的必然之选。